在创新中践行初心使命——永利化工研究所李云辉同志事迹 | 典型事迹 | 文章中心 | BETVLCTOR伟德在线

您当前的位置:首  页 > 学习体会 > 典型事迹

学习体会

学习材料 学习动态 典型事迹

在创新中践行初心使命——永利化工研究所李云辉同志事迹

发布日期:2019-07-31

    36岁的李云辉现在是渤化永利公司研究所精细化工研发室主任,中共党员。2014年博士毕业的他来到永利,短短几年就成为了专业技术带头人。

    “学术研究,是种神圣的工作。做研究的人,首先要头脑明晰,把世俗所谓荣辱得失是什么一回事,看得通明透亮。拿研究的对象,当做自己的身家性命,爱护它,分析它,安排它……”这是范旭东先生为《黄海》发刊撰写的卷首语,也是36岁的李云辉一直牢记在心的“叮嘱”。

攻关要成为“第一人”

  随着国内丁辛醇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,为拓展丁辛醇产品下游产业链,优化产品结构,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李云辉和他的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(简称“中科院大化所”)合作的产学研项目《百吨级丁醛一步法生产丁酸丁酯》项目应运而生。

  丁酸丁酯是在食品、日用品、涂料油漆行业广泛应用的化学品,传统的生产工艺是从正丁醛经过多步反应生成。李云辉要做的就是省去这些中间反应的环节,直接一步到位生成,更省成本,也更加绿色环保,但这在国外只停留在理论层面,没有投入工业生产的实例。

  2017年3月,经过了大半年的实验室研究,李云辉和他的团队与中科院大化所完成了项目的小试研究。在中试工艺流程放大设计环节,由于中科院大化所推荐的设计单位不符合团队的要求,李云辉和团队商议后决定自己完成分离单元的放大设计。

  2017年7月开始,陆续完成了中试工艺流程的放大设计、中试现场基础土建的设计施工。20187月,自行设计的中试装置就顺利建设完成了。装置的气密吹扫清洗正赶上盛夏最热的那几天,大家中午轮流去食堂匆匆扒几口饭后,就赶回现场投入到工作中。那时,大家都认为只要催化剂一到,很快就能完成投产前的中间阶段测试。

困境中坚持不懈

  当催化剂抵达中试现场,李云辉和他的团队迫不及待开展反应单元的中试研究时,发现转化率不足50%!尝试多次,结果都是失败,研发一度陷入了僵局。当时大家都觉得既然是国外人家都没有做,咱们做是不是这条路线行不通,确实是挺沮丧的,感觉看不到希望了。

  类似的困难,李云辉经历了很多次。身为一名永利人,他始终不忘先辈们凿辟开河的创业艰辛。“侯先生当年创建制碱新工艺,也是经历了500多次的尝试才取得了后来的成功,现在言弃,为时尚早!”李云辉率先振作起来,在认真考究后,他打破常规约束,舍弃了大部分从实验室得到的参数,和团队成员重新制定了新的研究路线,在放大试验中重新进行参数验证,根据新数据调整生产装置,果然峰回路转,反应效果显著提升!在克服了一连串的困难之后,最终取得了丁醛单程转化率90%以上,催化剂选择性95%的优异效果。

不是一个人在奋斗

  在解决了催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后,中试试验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,但在产品分离单元,李云辉和他的团队再次遇到了难题:连续采出的丁酸丁酯产品纯度只能维持在92% ~ 95%!但此时的他,已经处乱不惊了。在带领团队成员认真梳理分析,并利用Aspen模拟计算后,他们决定通过简单的管线改造来实现连续采出纯度合格的产品。

  重新启动中试试验依然不顺利,面对着是否要新增分离设备的选择,李云辉并没有太多迟疑,而是果断判断问题出在了改造过程中。果不其然是一条非物料管线的连接上出了问题。于是,他们立即调整了错误的连接管线,并再次开展试验。丁酸丁酯的纯度也从99.08%、99.12% ……逐渐升高到了99.5%以上,终于实现了高纯度丁酸丁酯的连续采出!

  关键的技术瓶颈终于被突破,李云辉团队首创的新技术将很快应用到工业量产上。未来,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!李云辉和他的团队将谨记前辈的教诲——“脚踏实地,溯源探本”,用自己切身的行动,在新时代续写永利新的辉煌!(永利化工)

 

关闭此页
Baidu
sogou